午夜精品久久久99热使用方法,av免费久久,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,日本午夜一级,九九视频免费,97国产在线播放,成年人精品视频

 
樓主: 神籽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(口水帖)開元寺小悟

49 / 9529

尚未簽到

5

主題

38

帖子

2375

積分

泉水

Rank: 3

積分
2375
21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1-26 23:46
※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0-11-26 10:05:28 的發(fā)言:
※ 以下是引用 青色葉片2010-11-25 19:57:16 的發(fā)言:
    “無記業(yè)重的人投胎是要做畜生的”這句話不是笑話,是南懷謹(jǐn)說的。無記業(yè),其重心并不是說善說惡,而是你不知道它是善是惡,你沒有覺察得到,你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。關(guān)于輪回,不太了解,但我認(rèn)為南懷謹(jǐn)老師表達(dá)的是,生而為人必須有覺照。
        或許,經(jīng)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讀方式。

“經(jīng)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讀方式”,非常贊同這句話。

但對于佛教里約定俗成的名詞(名相),我們就不能隨意亂解釋,這某種程度上也是基礎(chǔ)常識貧乏或不扎實的體現(xiàn)。好比26個英文字母,你非要說成“abdcef......”別人不會認(rèn)為你很高明,對不?

如果阿貓阿狗都不按傳統(tǒng),自己編造一套名詞解釋出來,那佛法會很混亂。寫一本書,后面還得加上自己的那套名詞解釋,學(xué)的人更慘。

忘失正念,忘記“覺察”、“覺照”,昏昏然的,這不叫無記業(yè),叫昏沉(包括粗、細(xì)昏沉,細(xì)昏沉容易被誤以為是定)——經(jīng)常處于這種昏昏然的狀態(tài),的確容易墮落到畜生道,因為這種狀態(tài)已經(jīng)跟畜生的愚癡相很接近了。

這種粗淺的常識性錯誤(因不學(xué)習(xí)或不屑學(xué)習(xí)基礎(chǔ),或?qū)W習(xí)后忘記、或自作聰明加以篡改),如果不是語誤,而是他的確這么認(rèn)為的,無論是誰,都是個低級的笑話——我們只針對事、道理,不針對誰。


喔,小橋來位高手級的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50

主題

310

帖子

7531

積分

江水

Rank: 5Rank: 5Rank: 5

積分
7531
22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7 12:15
神兄是進(jìn)步了。
可不能有頭無尾哦。寫完再說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23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1 11:45
※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0-11-24 10:50:16 的發(fā)言:
※ 以下是引用 神籽2010-11-21 20:06:06 的發(fā)言:
記得以前看書,有說到業(yè)力的時候,說是業(yè)力除了善業(yè),惡業(yè)之外,還有一種無記業(yè),就是上面說的“無記”。無記業(yè)重的人投胎是要做畜生的,,

業(yè),有善、惡、無記三種。無記業(yè),是非善非惡的業(yè),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,它也無所謂輕重之分,也不能招感什么果報。

“無記業(yè)重的人投胎是要做畜生的”,這話編得不好笑,屬于幼稚園級的錯誤(佛教常識的a、o、e、i......沒學(xué)好)。


無記業(yè),是非善非惡的業(yè),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,它也無所謂輕重之分,也不能招感什么果報。
小心哦。這句話可有大問題哦~!



無記業(yè),依然會招感果報的~!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24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1 11:51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1:45:00 的發(fā)言:
無記業(yè),是非善非惡的業(yè),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,它也無所謂輕重之分,也不能招感什么果報。
小心哦。這句話可有大問題哦~!


無記業(yè),依然會招感果報的~!

經(jīng)或論的依據(jù)?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25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1 19:42
※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0-12-21 11:50:53 的發(fā)言: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1:45:00 的發(fā)言:
無記業(yè),是非善非惡的業(yè),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,它也無所謂輕重之分,也不能招感什么果報。
小心哦。這句話可有大問題哦~!


無記業(yè),依然會招感果報的~!

經(jīng)或論的依據(jù)?


瑜伽九卷六頁云:無記業(yè)者: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,亦非貪瞋癡為因緣業(yè)。
瑜伽九十卷三頁云:于善不善二種行相,不可記故;立無記業(yè)。 
俱舍論十五卷十二頁云:非前善不善業(yè),立無記名。不可記為善不善故。
品類足論七卷一頁云:無記業(yè)云何?謂無記身語業(yè),及無記思。
既是因緣業(yè)。何來不招果報?這樣不是違反了“因果關(guān)系”
再說因緣業(yè),里面包含了因果關(guān)系。
另無記業(yè)。 也屬于無明的一種
本業(yè)經(jīng)上曰:無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。
大乘義章二曰:于法不了為無明。
唯識論六曰:‘云何為癡?于諸事理迷暗為性,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(yè)。
無明煩惱之別稱。不如實知見之意;即暗昧事物,不通達(dá)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,或道理之狀態(tài)。亦即不達(dá)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,為十二因緣之一。又云無明支。俱舍宗、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稱癡。

這樣招不招感果報?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26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1 19:46
最討厭就是搞這些。還是玩QQ游戲去
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27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1:05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9:41:59 的發(fā)言:
  

瑜伽九卷六頁云:無記業(yè)者: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,亦非貪瞋癡為因緣業(yè)。
瑜伽九十卷三頁云:于善不善二種行相,不可記故;立無記業(yè)。 
俱舍論十五卷十二頁云:非前善不善業(yè),立無記名。不可記為善不善故。
品類足論七卷一頁云:無記業(yè)云何?謂無記身語業(yè),及無記思。

既是因緣業(yè)。何來不招果報?這樣不是違反了“因果關(guān)系”
再說因緣業(yè),里面包含了因果關(guān)系。
另無記業(yè)。 也屬于無明的一種

本業(yè)經(jīng)上曰:無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。

大乘義章二曰:于法不了為無明。

唯識論六曰:‘云何為癡?于諸事理迷暗為性,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(yè)。
無明煩惱之別稱。不如實知見之意;即暗昧事物,不通達(dá)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,或道理之狀態(tài)。亦即不達(dá)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,為十二因緣之一。又云無明支。俱舍宗、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稱癡。

這樣招不招感果報?


能靜下心查找資料,精神可嘉,辛苦了,

平時不學(xué)習(xí)、沒有積累,驟然看到經(jīng)論,難免云里霧里,解釋起來也只能“跟著感覺走”,是胡亂地解釋一通。幫你解釋下你所引用的文字吧:

瑜伽九卷六頁云:無記業(yè)者: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,亦非貪瞋癡為因緣業(yè)。

無記業(yè),是一種業(yè)(動轉(zhuǎn)、造作,都稱為業(yè)),它是什么業(yè)呢?它是(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,亦非貪瞋癡為因緣)(的)業(yè)。謂=是;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(業(yè))=善業(yè);貪瞋癡為因緣業(yè)=惡業(yè)。

瑜伽九十卷三頁云:于善不善二種行相,不可記故;立無記業(yè)。

無記業(yè),是善業(yè)、惡業(yè)都算不上的一種業(yè)。 
后面的兩個引文大意也是如此。

既是因緣業(yè)。何來不招果報?這樣不是違反了“因果關(guān)系”
再說因緣業(yè),里面包含了因果關(guān)系。


“因緣業(yè)”一詞的產(chǎn)生來源于你理解錯誤、斷句錯誤。這里的“因緣”是說,善業(yè)是以“無貪無瞋無癡”為因緣產(chǎn)生的業(yè),惡業(yè)是以“貪瞋癡”為因緣產(chǎn)生的業(yè),無記業(yè)則不是這兩種因緣產(chǎn)生的業(yè)。

另無記業(yè)。 也屬于無明的一種
本業(yè)經(jīng)上曰:無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。
大乘義章二曰:于法不了為無明。
唯識論六曰:‘云何為癡?于諸事理迷暗為性,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(yè)。
無明煩惱之別稱。不如實知見之意;即暗昧事物,不通達(dá)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,或道理之狀態(tài)。亦即不達(dá)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,為十二因緣之一。又云無明支。俱舍宗、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(心之作用)之一,即稱癡。


無記業(yè)一定“屬于無明的一種”嗎?不見得!
無記業(yè)有兩種——有覆無記、無覆無記,后者就不屬于“無明的一種”。即便是前者,癡所攝,它也依然不會感果。無明只是延續(xù)著生死流轉(zhuǎn),不會招感苦、樂的果報。

這樣招不招感果報?

不招。你引用的文字也沒有一處說無記業(yè)會招感果報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28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1:22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9:46:29 的發(fā)言:
最討厭就是搞這些。還是玩QQ游戲去

順便奉勸你幾句:

人身難得、佛法難聞,我們都懂,可我們也只是說說而已,從來沒有深思過,F(xiàn)在年輕,有學(xué)習(xí)的精力、理解的能力,如果想好好學(xué)、好好修,可能都很難安排出時間來——睡眠占去一半,工作、吃飯、娛樂...占去另一半,每天有多少時間學(xué)修呢?

很多人想,等我老了,我一定好好學(xué)修?赡軉?很難說。第一,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,我們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很難說;第二,即使活到很老,可人過了60歲,體力不好了、腦筋也混沌了,那時候想學(xué),恐怕都學(xué)不了。

再說,年輕時候玩樂成習(xí),老了還能安心學(xué)佛嗎?恐怕更難!

無常迅速,一眨眼我們都活了20年、30年.......回想起以前的事,無非如昨夜的夢一樣。再眨眼,我們很快就是垂垂老矣的老人了,那時候,今生的一切將失去,來世,我們準(zhǔn)備好了嗎?面對死神,我們能從容淡定嗎?還是后悔當(dāng)初不努力修行,兩手抓胸呢?

修道的人,要把眼光放遠(yuǎn)一些——整個人生、乃至無量劫,好好思考。

共勉!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29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3:50
我用我自己理解解釋一下無記業(yè)招果報。這樣也許比較容易談清楚吧。引用經(jīng)典。實是很麻煩。
業(yè)力是組成“因果”的因素。
業(yè)力形成從身。口。意
業(yè)力性質(zhì)。善。不善。為善與不善之間(就是無記業(yè))
無記業(yè)也是業(yè)力里面的一 種。業(yè)力招不招果報呢?
如果無記業(yè)不招果報。那“因果”的定律不就不成立了?佛法不是建立在“因果”上嗎?
大乘經(jīng)典不是有這樣一句:既使百千劫,所作業(yè)不忘。因緣會合時,果報還自受。
在從修學(xué)上反證無記業(yè)招果報。
“有覆無記”能遮本性。大乘因地以上修學(xué),難道不用“破”這一種“有覆無記”以到“圓滿”這一種“破”后不是果嗎?
慚愧一點。已經(jīng)好多年沒讀經(jīng)典。所以大都是憑記憶及自身理解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30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3:56
對于無記業(yè)是不是:屬于無明一種。這個問題?梢匝芯恳幌隆拔ㄗR宗”資料。

無明只是延續(xù)著生死流轉(zhuǎn),既然是生死流轉(zhuǎn)。生與死也是苦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31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4:13
※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0-12-22 11:21:53 的發(fā)言: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9:46:29 的發(fā)言:
最討厭就是搞這些。還是玩QQ游戲去

順便奉勸你幾句:

人身難得、佛法難聞,我們都懂,可我們也只是說說而已,從來沒有深思過,F(xiàn)在年輕,有學(xué)習(xí)的精力、理解的能力,如果想好好學(xué)、好好修,可能都很難安排出時間來——睡眠占去一半,工作、吃飯、娛樂...占去另一半,每天有多少時間學(xué)修呢?

很多人想,等我老了,我一定好好學(xué)修?赡軉幔亢茈y說。第一,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,我們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很難說;第二,即使活到很老,可人過了60歲,體力不好了、腦筋也混沌了,那時候想學(xué),恐怕都學(xué)不了。

再說,年輕時候玩樂成習(xí),老了還能安心學(xué)佛嗎?恐怕更難!

無常迅速,一眨眼我們都活了20年、30年.......回想起以前的事,無非如昨夜的夢一樣。再眨眼,我們很快就是垂垂老矣的老人了,那時候,今生的一切將失去,來世,我們準(zhǔn)備好了嗎?面對死神,我們能從容淡定嗎?還是后悔當(dāng)初不努力修行,兩手抓胸呢?

修道的人,要把眼光放遠(yuǎn)一些——整個人生、乃至無量劫,好好思考。

共勉!


多謝妙慧奉勸。感謝~!
面對死神我們不能淡定也得淡定。誰都不知死神幾時會來。經(jīng)典上不是有一句“一息不來便為后身”生命在于呼吸之間。今生得活得好才是真的好~!哈哈哈哈。還談什么來生。
再說修道的人。我不是。也沒道可修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32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4:27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2 13:49:56 的發(fā)言:
我用我自己理解解釋一下無記業(yè)招果報。這樣也許比較容易談清楚吧。引用經(jīng)典。實是很麻煩。
業(yè)力是組成“因果”的因素。
業(yè)力形成從身。口。意
業(yè)力性質(zhì)。善。不善。為善與不善之間(就是無記業(yè))
無記業(yè)也是業(yè)力里面的一 種。業(yè)力招不招果報呢?
如果無記業(yè)不招果報。那“因果”的定律不就不成立了?佛法不是建立在“因果”上嗎?
大乘經(jīng)典不是有這樣一句:既使百千劫,所作業(yè)不忘。因緣會合時,果報還自受。
在從修學(xué)上反證無記業(yè)招果報。
“有覆無記”能遮本性。大乘因地以上修學(xué),難道不用“破”這一種“有覆無記”以到“圓滿”這一種“破”不是果嗎?
慚愧一點。已經(jīng)好多年沒讀經(jīng)典。所以大都是憑記憶及自身理解

學(xué)習(xí)佛法,要有嚴(yán)謹(jǐn)?shù)膽B(tài)度,如果一開始就任意、隨意,那一輩子將在隨意中一事無成。自己的理解太多、私貨太多了,那不是在學(xué)佛,是在學(xué)“我”。

佛法講因果(在眾生上叫業(yè)果),是指善惡業(yè)感苦樂果的規(guī)律,是一定的規(guī)律——善業(yè)感得樂果、惡業(yè)感得苦果、無記業(yè)不感果。“假使經(jīng)百劫”一句,說的也是這個道理。

無記業(yè)也是業(yè)沒錯,但因為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不感果。

修道不同的程度將會破、或斷不同的煩惱、習(xí)氣,這也沒錯,但這跟“依因感果”的業(yè)果法則也沒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。

古大德說,一日不讀經(jīng),面目猙獰。作為佛弟子,學(xué)習(xí)經(jīng)典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課。不讀書也是個人的自由,但不讀書,開口便胡說的情況難免會發(fā)生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33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4:36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2 14:12:30 的發(fā)言: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1 19:46:29 的發(fā)言:
最討厭就是搞這些。還是玩QQ游戲去
再說修道的人。我不是。也沒道可修

眼里沒有道,只有QQ游戲——只有游戲,才能讓“我”今生得活得好,今生得活得好才是真的好~!。游戲如人生、人生如游戲。哈哈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34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5:01
無記業(yè)也是業(yè)沒錯,但因為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不感果。
力量非常弱,說明還是有存在。有存在就有感果。除非“無”
修是因。破,斷是過程。那果?這不是依因感果嗎?


補(bǔ)充一點

要記住一點佛學(xué)是建立在“因果關(guān)系”上的。別永遠(yuǎn)忘了這一點。佛法就是有與無,無與有。有有無無,無無有有。說“有”有“有”的位置而說“有”。說“無”有“無”的位置而說“無”。依教理來說“無記業(yè)”是會招果報的。唯識宗資料研究一下。《百法明門論》也可解決這個問題。
  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25

主題

1062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6803
35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17:09
※ 以下是引用 詩銘軒2010-12-22 15:00:48 的發(fā)言:
無記業(yè)也是業(yè)沒錯,但因為它的力量非常弱,所以不感果。
力量非常弱,說明還是有存在。有存在就有感果。除非“無”
修是因。破,斷是過程。那果?這不是依因感果嗎?


補(bǔ)充一點

要記住一點佛學(xué)是建立在“因果關(guān)系”上的。別永遠(yuǎn)忘了這一點。佛法就是有與無,無與有。有有無無,無無有有。說“有”有“有”的位置而說“有”。說“無”有“無”的位置而說“無”。依教理來說“無記業(yè)”是會招果報的。唯識宗資料研究一下。《百法明門論》也可解決這個問題。
  


這一大段,又是你自己的“記憶”、“理解”吧?

世俗上有很多沒有作用的“存在”:比如說,你被蚊子踢了一下,這力量非常弱小,小到你無法覺察,你可以說,蚊子踢我是沒有作用的。無記業(yè)不感果,道理也如此。

依教理來說“無記業(yè)”是會招果報的——哪門子的教理說的?你舉出來吧,別搞忽悠。唯識宗沒這么說、《百法》也沒這樣的觀點。你若要編,就編大的吧,你干脆說:“三藏十二部全都這樣說”,一句話就夠了。

修道、證果,這是因果;善業(yè)感樂果、惡業(yè)感苦果,這也是因果——但這根本就是兩碼事,此是此、彼是彼。頭腦要清晰一點。

還有“有無”的問題。佛教里,什么是“有”、什么是“無”,都有嚴(yán)格的定義、明顯的界限,佛教不搞忽悠、不搞詭辯。別把自己一套“理解”強(qiáng)加到佛教上來——你這套東西是在打完游戲、頭腦不清的情況下想出來的吧?

不讀書,是對自己的不負(fù)責(zé)任;信口胡說,是對人對己的不負(fù)責(zé)任。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36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2 20:32
“無記業(yè)”是會招果報的。這句是依然堅信。對于錯還是對。是自己的事。

佛經(jīng)上。當(dāng)初為什么佛不把:業(yè)會遭果報這一說法。注明“無記業(yè)”除外呢?


討論到此結(jié)束。不會把“理解”強(qiáng)加到佛教上。

還是玩游戲去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50

主題

310

帖子

7531

積分

江水

Rank: 5Rank: 5Rank: 5

積分
7531
37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5 12:40
看了頭暈,到底在說哪個無記?
唯識宗對色、心等五位法中之無記分為四種,《成唯識論》卷三所載,一、能變無記。二、所變無記。三、分位無記。四、勝義無記。

俱舍論卷七開立下列四種:(一)異熟生心(梵 vipa^ka-ja)。(二)威儀路心(梵 airya^pathaka)。(三)工巧處心(梵 s/ailpastha^nika)。(四)能變化心(梵 nairma^N!ika)。
是不是研究欲界的“無覆無記心”?
各個果報都不同啊!是不是分析名言中事?
不要去搞經(jīng)論典了,頭有兩個大,到最后,理是理,我是我。悟又誤。老老實實,一門深入。該咋滴咋滴。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38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5 20:51
※ 以下是引用 阿斗2010-12-25 12:39:57 的發(fā)言:
看了頭暈,到底在說哪個無記?
唯識宗對色、心等五位法中之無記分為四種,《成唯識論》卷三所載,一、能變無記。二、所變無記。三、分位無記。四、勝義無記。

俱舍論卷七開立下列四種:(一)異熟生心(梵 vipa^ka-ja)。(二)威儀路心(梵 airya^pathaka)。(三)工巧處心(梵 s/ailpastha^nika)。(四)能變化心(梵 nairma^N!ika)。
是不是研究欲界的“無覆無記心”。
各個果報都不同。∈遣皇欠治雒灾惺?
不要去搞經(jīng)論典了,頭有兩個大,到最后,理是理,我是我。悟又誤。老老實實,一門深入。該咋滴咋滴。

問斗兄好~!
咱們在討論“無記業(yè)”招不招感果問題。


唯識宗將所有之無記法分為如下四無記:能變無記(心、心所)、所變無記(色法與種子)、分位無記(不相應(yīng)行法)與勝義無記等。
無記分為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。(一)有覆無記,以其無記,故不引生異熟果,但能覆圣道、蔽心性,故為不凈者,例如上二界之煩惱,及欲界之煩惱如身見、邊見俱屬此。
(二)無覆無記,又作凈無記,即純粹之無記,絕不覆圣道,蔽心性,故不屬不凈。欲界之無覆無記心分為四:(1)異熟無記,即指異熟生心、報生心。依前世業(yè)因招感果報之心。
(2)威儀無記,又作威儀路無記。即威儀心、威儀路心。引起行住坐臥之威儀動作或緣此動作之心。
(3)工巧無記,又作工巧處無記。即指工巧心、工巧處心。為身語工巧(工作、繪畫、詩歌等)或緣此之心。(4)通果無記,又作變化無記。即指能變化心、變化心、通果心。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。
咱沒到那境界,只是偷來說說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50

主題

310

帖子

7531

積分

江水

Rank: 5Rank: 5Rank: 5

積分
7531
39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09:08
問好詩兄。佛教建立在三世因果上,雖勝義空有難知難解,但名言中事,果報不爽。果報之事,不是有無,只是執(zhí)與不執(zhí),不執(zhí),雖報若無,如如不動。若執(zhí),雖愿或不愿,帝網(wǎng)重重,而過炒面。
有閑食茶,勿招果報。下拔舌地獄我早報名了,你也來做伙?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尚未簽到

19

主題

301

帖子

1萬

積分

洋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17988
40#
發(fā)表時間 2010-12-26 19:46
閑時定當(dāng)拜訪,
下拔舌地獄需大愿力。佩服佩服~。g喜贊嘆,能生無量諸公德)

回復(fù)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游客
登錄后可快速發(fā)帖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北閣地攤
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

手機(jī)版|黑板報|小橋流水 ( 粵ICP備2022111527號) (粵工商備445100000015802號) (京公網(wǎng)安備44510202000028號)  

GMT+8, 2025-7-18 03:18

Powered by 521000.com © 2002-2015

快速回復(fù)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